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http://www.0523zz.com/)- 视觉智能、AI应用、CDN、行业物联网、智能数字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中心 > 建站资源 > 经验 > 正文

一本逆潮流实体杂志的线上转型之路

发布时间:2016-03-21 20:34:46 所属栏目:经验 来源:极客公园
导读:在你每天吸收的海量信息流中,有多少是真正引发你思考的?在《离线》出版人李婷看来,真正有价值的深度内容介质反而是慢的。这也是他们一年前逆潮流做纸质杂志的动机之一。

我觉得在现在的不管是杂志也好还是现在的网上的文章也好,可能大家愿意去花时间看的或者说占据大家眼球的绝大多数内容应该都不会超过 3000 字。很少会媒体会愿意花很长的时间或者说很多编辑加工的时间约稿的时间 去做一篇这么长的一篇文章。

但是我们自己对于内容的判断来说,如果想要去了解一个事物,想要深度的去了解一个事物,如果只是通过 800 字 1000 字或者说在手机上去翻一篇就能了解,那这个事情可能并不值得你去了解了。那这个是我们去做杂志的一个坚持吧,一旦我们想要去挖掘一个话题去报道一个话题,那我们一定会用我们认为的不受篇幅限制的,就是尽可能长的文章去把这件事情讲清楚。

那当然我们做了这一年多的时间其实并不是没有问题的,包括我觉得其实说完在纸质上去做跟科技相关的内容,大家脑袋里面会爆发很多问题。我觉得我在这里总结了应该是可以被访者大家的这些问题的。比如说我们在纸质的时候我们会有非常长的生产周期。比如说我们要去一个大型选题的策划,比如说一本杂志我们可能要做 200 页。那可能你的策划周期可能就需要一个月的时间,那你的策划周期就会很长。

第二你的出版流程会很长,如果你在网上 PO 一篇文章,那写完文章之后就发送可能就 PO 出来了。但是实际上我们要印刷成书的话我们要知道要走漫长的出版流程,我们要去印刷我们要去到网店里面去铺货,而且大家要去下单还要在家里面等快递,那这个是非常非常长的一个过程。那这个研究是给整个出版流程非常大的一个负担。

第三个可能是我觉得这个可能是很多人没有去想过的一个问题,我们都会觉得说纸质的话我们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可以随时分享给你,分享在朋友圈各种各样的分享。

那纸质书怎么分享呢?纸质书有一个物理属性,比如说我现在想去给我现在纽约的朋友去看《离线》,那我怎么去给他看呢,那我可能只照片给他,而没有办法把朋友圈的分享给你,而且另外一点是大家可能我觉得对于纸质书和电子书大家有一个其实固有的想法就是大家自己没有想过的,就是纸质这个东西是一个非常完美的封装,就是有封面还有目录很厚中间的内容,那在书店里面买可能还会塑封等等,是一个封装,本身这个东西有一个外壳,那这样就会阻止你去拆解它,那这个就像我们在家里面会有一个电器一样。

你不想去拆解电器,那很少会有,那为什么你不去拆解它?因为你觉得它是被封起来是一个非常完美的东西,我觉得这个也是阻止纸质书更好的去跟别人分享的一个特点了。那当然在互联网时代,作为即便我们自己去做一个媒体,如果我们没有在移动端去分享一个很好的基础或者说在移动端没有分享一个很好的内容的话,那这个地方的缺失其实对于读者自己来说,其实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损失,因为他们时时刻刻都在问,那现在比如说我在海外生活,那我很难买到你们杂志,那我怎么能看到呢。

但是我的并不是没有尝试去解决,其实我们自己做过电子书,但是这个电子书跟大家想象的,我就把纸质书完全变成电子化的是非常不一样的。我们当时做的这个东西我们自己把它叫做《离线》长文,我们是在 Kindle 上发行。

我们愿意去给移动端,给线上提供更多的内容,但是并不是我们之前所想要的,大家能想象的平行的一支,就是有了电子书我就不去做纸质书。那我们到底该怎么做线上的阅读呢?就是我觉得就是因为像现在大家可能每天花更多的时间,包括在去听演讲的时候,很多时间里面,还是在看自己的手机也好,大家都是花很多时间在这上面的,那大家怎么去弥补哪些缺失呢?我们一定会去做电子版,但它一定是一个应该更合理更理性的一个过程吧,去实现它。是一种理性的形式去实现它。

我这里面列了一些我认为怎么样去做好一个线上的版本或者一个电子版本的一些基本的原则,也涵盖了我之前不管是做东西文库或者是书也好做《1024》也好,到最后去做《离线》杂志也好,整个的一个核心思路首先还是希望去坚持长文阅读,也就是有深度的阅读。

那第二就是刚才提到的我们再去做每一本杂志策划的时候,就是内容的容量会非常得多,但是我们希望去做一次瘦身

第三个就是刚才说到的希望可以规避非常漫长的出版流程,我们改到线上之后一定会变得更快起来,那当然到了移动端之后不仅仅是像我们刚才说的那样,不仅仅是把一个书变成一个纸质的,变成 PDF 放到移动端了,还有根据移动端去做适配。

那同时你除了可以在手机上做阅读之外呢,我们可能还会提供整本书的下载,帮助你们在平板、iOS 系统上或者是 Kindle 上阅读。

本文转载自极客公园

(编辑: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