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帮教人买买买的资深剁手党,凭什么融了一个亿
加入什么值得买半年,孔璞有了一个新习惯:在地铁上观察身边女孩提的包、穿的鞋,判断品牌,然后把它们的价格背出来。这样的“技能”并非用来淘便宜货,而是帮她将精力更集中在商品品质上。用她的话来说,什么值得买始终是价值导向的,无论是这个网站的用户还是员工,都会慢慢被同化,对“品质生活”这件事发自内心地产生认同感。 “推荐商品的时候,眼睛会放光” 什么值得买的办公室总是堆满了各色商品,时间久了,都不知道是谁买的,就由大家自行取用,美其名曰“野生的”。这让初来乍到的孔璞开心极了,起初,她几乎每天都要去“野生”商品堆里去淘淘宝。某天,她发现了一批新来的“野生”乌龙茶,就开始兴奋地向一位同事推荐。 “那是我的东西。”这位同事做出了一个满脸黑线的表情。他是潘旭,前什么值得买主编,现战略合作总监。 潘旭在2013年加入什么值得买,此前则在腾讯网、手机中国等媒体工作,对数码产品颇有研究,也正因为此,他每次买东西都会在什么值得买看一眼,对这个推荐好东西的网站产生了很强的依赖感。 起初,从优惠、原创到海淘,潘旭负责了什么值得买所有的内容,其中优惠是大头,他从后台使用开始学起,慢慢了解情况,然后开始指导编辑的工作。 潘旭说,什么值得买每天都要处理海量的优惠爆料信息,机器只能知道价格高低,但产品好坏、用户口碑都需要人工核实,这要求编辑对某个领域有所了解,在上面花时间判断多方面因素。以手机的商品推荐为例,刚上市、上市中期和迭代期的价格会有显著差距,同类竞品和用户评价也会成为考量因素之一。 作为主编,潘旭并不会直接参与文章的撰写,他更重要的职能是为编辑提供支撑,比如一些不被国内消费者所了解的冷门商品,潘旭就会阅读大量的英文介绍,以期介绍给国内消费者。典型的例子是水波炉,这个介于微波炉和烤箱之间的产品在什么值得买上有一些零星的晒单,但并没有什么用户感兴趣,也并不适合国内的使用环境,尽管如此,编辑还是会做出详细的解读,并提出推荐或不推荐购买的理由。 有人工参与,便少不了出错。不过,在潘旭看来,什么值得买是一个一旦出错会首先想到用户的网站,对待问题会用能够让用户谅解的形式来解决。一次,什么值得买推荐了一个来自山寨BOSE品牌网站的耳机,在发现问题之前,已经有一百多位用户下单,解决方案则是立即告知用户,并自掏腰包退款,和品牌方一起去打击这样的山寨网站,由此,什么值得买才能够长期保留用户的信任。 在类似618、双11这样的电商活动期间,潘旭的工作最为忙碌,从早上7点到凌晨3点不间断地推送优惠信息,以2015年的双11为例,什么值得买接到的爆料量接近五位数,但其中能进入编辑筛选流程的可能只有两三成。 《天下网商》采访潘旭时正值午休时间,这位被公认不苟言笑的大叔有着一颗小资的心,他一边一丝不苟地冲泡最新到货的手冲咖啡,一边认真地介绍他用的一款电热水壶:它有良好的温控,能帮你把温度控制到刚刚好,壶盖也是304不锈钢制,只要不到100元就能买到…… 用他自己的话说,在给用户推荐商品的时候,编辑的眼里往往会放出光芒,这是他最开心的时刻。什么值得买的内容团队致力于把商品的精髓告诉用户,而不仅仅是价格。每位编辑都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对某个领域有相当强的认知,在潘旭看来,编辑在撰写商品推荐时偏向于理性,能够潜心给用户推荐好的商品,一针见血地把产品的优缺点告诉用户。由此,用户对什么值得买的认可来源于这种认真的态度, 什么值得买的编辑团队有一条规矩:不允许任何人在文章发表之前抢购商品,这是为了保持对用户的责任感。有时,即使是潘旭推荐的商品,如果价格不够好或是东西入不了编辑的法眼,一样都会被毙掉,人为因素被极大地削弱了。 作为一个UGC社区,什么值得买的编辑和用户之间点对点的交流并不多,更多的沟通是由值友在页面上挑错,这形成了其独有的讨论氛围,值友们会在认同这种价值观的基础上,不断晒单和曝料,一些内容下会有几千上万条的评论,这是编辑们更希望看到的。 (编辑: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