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感知对交互设计的影响
但是,这些吸引眼球的方法,在单独一页沉浸式内容中或许有违直觉,例如博客。这种情况下,你最好善加利用留白来强调内容(就像Medium那样)。同一个获取注意力的策略,依据网站类型的不同,会产生两种不同的效果——这都取决于环境。 越快越好……在某种程度上讨论一个界面的步调时,我们提到过并非总是越快越好。 坦言之,绝大多数时间相关的可用性问题,都由于系统反应太慢。但是,也有些情况速度太快反而不好。通常,速度太快的界面会导致两个问题:错过信息,或是用户跟不上。 来源:FourSquare_ 1. 用户错过信息信息变化太快时,用户只要看一眼屏幕的其他地方,就会错过它。这些通常适用于并非由用户触发的意外操作,而且通常这个变化离相关操作越远,越容易被忽略。有简单的补救方法可以将注意力引向这些变化,通过恰当处理的动画效果(我们稍后会讨论)。 我们可以把西门子作为界面速度过快的例子。此例中,向用户展示了如下页面,然后询问他们是否发现了西门子有洗衣机的特别促销。 来源:Auto Forwarding 正如Jakob Nielsen,Nielsen-Norman Group的联合创始人所描述的,即使页面顶部以巨大文字展示了促销信息,用户还是没看到。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情?因为轮播图(其实更像手风琴效果)每5秒自动切换一张。每次屏幕切换,唯一的指示器就是右侧的边栏——它通常都被忽略了,因为这两个行动召唤看起来像是banner(从而引发了banner盲区)。 2. 用户跟不上即使用户注意到屏幕上快速切换的动画,也未必能理解。这通常发生在轮播图、旋转体和其他自动切换功能中——用户被图片激起了好奇心,当他们把鼠标移上去,它已经变成了另一张不怎么有吸引力的图。 可以发现,先前西门子的案例就是糟糕的用户体验决策的综合体。无论如何,5秒的轮播图是其中最糟糕的。因为它占屏幕主导地位,轮播图立刻就能吸引用户注意。但是这个轮播图每5秒改变一次,使用户迷失方向,并没有清晰表达出促销信息。用户并没有触发这个操作,于是为了努力赢回用户体验的控制权,他们对用户体验的其他不足更加敏感(比如糟糕的文案)。 来源:应该使用轮播图吗? 实际上,最好是摈弃自动切换的轮播图,因为它们最擅长分散注意力,最让人沮丧。目标与轮播图内容无关的用户,会发现它令人分心。真正需要了解其内容的用户,又无法及时反应。 对于非母语用户,响应问题更严重。年纪越大,或越不熟悉科技产品,越难以使用。要确保你的界面反应不至于太快,这些建议很有帮助: 让用户手动控制——屏幕上的快速变化,必须限制为由用户的操作触发。否则,这就违反了最少意外原则,这是指用户通常都不喜欢突发事件。用动画来减慢速度——用800毫秒到1秒之间的动画来表现屏幕上的变化。给每个轮播图留出足够的时间——如果你必须用自动切换的轮播图,要大声朗读其中文案,然后所花时间再乘以2.5。这就是每张轮播图应该停留的时间。还有当鼠标指在轮播图上,要确保切换暂停。记住,交互设计中,感知到的就是真实的。令人愉快的等待,远比推着用户列队前进要好。 点击要简单,而非快速既然提到速度,很有必要纠正另一个普遍的设计误区,3次点击原则——这个原则指出,用户通过3次及以内的点击,应该要能查看网站的任何内容。对于这个3次点击原则的最佳描述,可以说“意图是好的,但造成了误导”。 来源:你仍在信守的5个用户体验谎言 Hubspot的前用户体验总监,Joshua Porter创作的这张图表表明,点击次数与用户的满意程度并不存在确切的关联。其中的教训是,设计师应当少考虑让用户尽快完成任务,多考虑让用户尽可能容易地完成任务——目的不同,是界面设计存在差异的依据。 (编辑: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