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立法加强监管,推动个人信息保护
发布时间:2022-07-01 15:26:22 所属栏目:安全 来源:互联网
导读:数字化浪潮席卷而来,个人信息安全与保护逐渐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完善,监管责任主体不清晰,个人信息安全并未得到有效保护。一方面,涉及商业用途的App或门禁系统等场景,对个人信息未经充分告知甚至刻意隐瞒情况下过度获取,并于
数字化浪潮席卷而来,个人信息安全与保护逐渐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完善,监管责任主体不清晰,个人信息安全并未得到有效保护。一方面,涉及商业用途的App或门禁系统等场景,对个人信息未经充分告知甚至刻意隐瞒情况下过度获取,并于其后出现的个人信息被滥用、被泄露甚至被倒卖现象,造成社会普遍担忧及困扰,其间更涉及大量被自愿、变相强制的个人信息获取情况。另一方面,涉公共用途的个人信息保护又陷入另一困境,在疫情联防联控工作中,基层做了大量的个人信息登记工作,其中有部分个人病例、行动轨迹及生活习惯等信息被收集利用,且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例如,去年11月以来的4个月内,已出现10起流调信息泄露事件。 郭卫民在答复南都记者提问时,重申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对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要作用,并强调全国政协将持续关注这一问题,推动这项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体现的正是全国政协委员们对这一问题的重视。日前,据媒体报道,民革中央将向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提交《关于规范人脸识别信息采集,保障公民权益的提案》。 此外,也有全国人大代表对个人信息保护问题表达关注并给出建议。十三届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会长任贤良认为,目前对于个人信息泄露者采取行政拘留、罚款等方式不足以形成强有力的威慑,其建议在加快立法进程的基础上,提高处罚标准、丰富处罚手段和方式,规范执法行为,并完善配套的法律解释、司法解释,制定相应行政法规,以刚性法治手段约束信息泄露行为。 个人信息安全及滥用问题不容忽视,个人信息保护机制的建立刻不容缓,这不仅关乎公民权益保障,亦关乎社会的稳定持续发展。相信本次全国两会对这一议题的讨论可以落到实处,推动个人信息保护从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从监管部门到行业自律,各方面、多层次地得到改善,真正做到“加快构建个人信息安全的‘防火墙’,让个人信息安全、让社会公众满意。” (编辑: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