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http://www.0523zz.com/)- 视觉智能、AI应用、CDN、行业物联网、智能数字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人物访谈 > 人物 > 正文

星河互联傅淼:如何不让考入清华成为你一生最大的成就?

发布时间:2017-12-01 15:28:34 所属栏目:人物 来源:星河互联
导读:副标题#e# “如何不让考入清华成为你一生最大的成就?”傅淼建议是个人择业有 3 个关键因素:对国家经济发展趋势了解、有判断行业迭代的洞察力、懂得借力一个赋能平台让自己职业生涯事半功倍。 编者按: 上周,清华大学 2018 校园招聘专场上,星河互联CEO傅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如何不让考入清华成为你一生最大的成就?”傅淼建议是个人择业有 3 个关键因素:对国家经济发展趋势了解、有判断行业迭代的洞察力、懂得借力一个赋能平台让自己职业生涯事半功倍。

编者按:

上周,清华大学 2018 校园招聘专场上,星河互联CEO傅淼作为清华毕业生回校分享,他向在座的各位清华学子提出一个思考:“如何不让考入清华成为你一生最大的成就?”傅淼建议是个人择业有 3 个关键因素:对国家经济发展趋势了解、有判断行业迭代的洞察力、懂得借力一个赋能平台让自己职业生涯事半功倍。

一、从老一辈的清华人毕业之后的择业选择,你学到了什么?

几年前,在翻阅某期《清华校友通讯》时候,我看到一篇文章,非常感慨。更具体的内容记不清楚了,但是有一句话我记得非常清楚,作者说:“考上清华是我一生最大的成就”。作为一个清华人,我们当然可以轻易读出这句话背后的酸楚与不甘。

首先我想让大家明白,清华,可能是全世界最难考的大学,至少也是跟隔壁并列最难。

大家可能觉得哈佛、斯坦福才是全世界最难考的大学,其实并不然。我这里给大家算一笔账。

大家都知道美国大学有八所常春藤名校,再加上麻省理工和斯坦福,一共十所顶级名校。如果十所里面再分出个高低,有一种分法,叫“大藤”和“小藤”。所谓“大藤”就是指哈佛、耶鲁、普林斯顿、斯坦福和麻省理工,这五所学校基本上是不分伯仲,都是顶级名校。

他们每年的本科招生规模约 10000 人。去掉国际学生,本科学生大约有 8000 人。这意味着美国的孩子每年有 8000 个名额可以进入最顶尖的大学。这个数据意味着什么?美国每年大约有 400 万新生人口,在这些同龄人中,前0.2%的人可以进入顶尖大学。

那么,中国的情况如何?中国每年有 2000 万新生儿,而考入清华北大需要排名前八千名左右,大约 2500 分之一。也就是说,在你的同龄人中,你必须排到前0.04%,才有机会进入清华大学。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孩子考上清华北大的平均难度,是美国孩子考入美国顶尖名校的五倍。

所以说,清华是全世界最难考的大学是毫不夸张的。从这个角度讲,考入清华绝对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反过来讲,如何保证你在离开校园后,依然保持前0.04%的水平?比如说,在大学毕业 20 年之后,在你整个职业生涯大局初定的情况下,还能保持在同龄人的前万分之四?

听上去,这是一个非常有挑战的目标。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你进入清华之前,经过十几年的奋斗,进入到了同龄人的前万分之四。如果在清华上完大学之后,反倒不能保持这个水准,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不是这个清华白上了呢?

我知道在座的各位同学中,也有从北大、社科院、人大等学校过来的学生。其实这个问题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同样重要。

清华有一句口号大家都知道,叫“为祖国健康地工作五十年”,但是有另外一句话,或者说是三句话,在校的同学们未必都知道,叫“十年打基础,二十年出成绩,三十年见分晓”。所以大家都展望一下,想想看自己毕业二十年之后,或者三十年之后,将处于你所在的行业的什么位置?而清华的同学是否能排到同龄人的前万分之四?

多年前清华最优秀的毕业生,基本上排名前一半的同学,都去国外留学了,并且绝大多数都留在了国外。

我记得饶毅教授有一次讲话说到,很多留在美国工作现在在普通岗位上的同学们,他们的潜在能力,远远高于他们的上司。对此我深以为然。为什么?因为他们二十几岁的时候是同龄人中前万分之四的比例,并且他们在万分之四中是最好的那一半,也就是说甚至是万分之二、万分之一的比例。

这样比例,如果在自己的国家,在母语环境中,在文化上没有弱势的环境里面,一定是社会的精英。但在国外很可惜,很多人只是做了一份很普通的工作。

所以,在座的各位很幸运,起码不会被当时中国跟美国那种看起来的巨大差异所迷惑。当然即使是现在,出国留学还是很有意义的,但是绝大多数选择出国留学的同学,都已经决定学成以后要回来。这在我们那个年代是不可想象的。

对我个人来讲,实际上我也是去美国留学的那一波人中的一员。

我 88 年入学, 93 年本科毕业,读研两年以后 95 年去美国留学。刚开始跟大多数中国留学生一样,根本没有想过要回来。后来因为自己供职的美国公司要在国内开展业务,机缘巧合回到国内。

2005 年开始在国内创业,又从 2007 年开始涉足风险投资, 2009 年跟我的合伙人徐茂栋先生创建了星河互联。到明年我本科毕业 25 年了。回顾过去,一直很庆幸,自己有机会参与到了国内最快速发展的阶段。

人的一生很长,但是决定你一生高度的,往往就是那么关键的几步。毕业后择业的这一步,一定是关键几步中的一步。往往是最开始最不经意的一次选择,决定了人生不一样的道路。

回到最初那个问题,如何才能做到“不让考进清华成为一生最大的成就,分享完这一代清华人毕业后道路的回顾,我想提出第一个建议:个人择业要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

二、决定择业选择的基础思维模型:有无判断行业迭代的洞察力

中国有句话叫“男怕入错行”,当然现在女性也适用这句话,但是道理却没有改变。职业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而这既是一种职业选择,更是一种对未来的判断。我当初差点留在了美国,只不过有幸又回到中国。

从业这么多年,我个人的感受是,一定要把自己的未来跟国家的成长结合在一起,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是到底加入一个怎样行业?根据我们的判断,也是星河互联全力投入的行业——产业互联网领域,这也是中国发展下一步经济发展的驱动力。

为什么是产业互联网领域?

今天互联网领域排名前十的公司中,中美各有五家,体量上美国稍大一些,但基本上与中国跟美国的GDP比例是一致的。同时,这几家公司都是面向大众的互联网公司,我们称之为消费互联网。但是在产业互联网领域,也就是面向企业的互联网领域,从企业服务软件市值这一细分行业来讲,中国只是美国的二十分之一。

这个数据远远没有反映出中国的经济发展体量。这就意味着,我们在这个领域具有爆发性增长的潜力,这是第一点原因。

第二点,中国产业互联网落后的原因,是因为之前整个行业的体量不够大。不知大家是否知道有一个概念叫网络效应,就是网络的价值跟节点的数量平方成正比。所以对于一个互联网领域的经济体,它的价值和发展体量影响很大。

在产业互联网领域,天生有垂直分割的壁垒,即会被细分为无数个不同领域。在行业体量没有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行业内部的信息化需求和对产业互联网的需求都不足。

(编辑: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