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如果中国的年轻人都看正版黄片了,这个国家就走向正规了
如何打造一个精品手机品牌? 回到如何在一个超高性价比铺天盖地的时代打造一个大家认可的精品品牌?我们的想法是设计的差异化、体验差异化和品牌差异化。 先说设计的差异化,比如手机上听筒一般世界一线大厂都是这样的,所以我们开始做这些细节时候花了很多心血,如果没有弄错的话,如果没有违反广告法的话是全球第一个把P3做到听筒槽里看起来优美整洁的手机。今年做的事情是在全世界为了天线问题切断金属边框换成塑料的时候,我们用588天时间攻克工程上的难题,使得金属框从任何一个角度看都是百分之百的金属,没有掺杂任何塑料在里面。 有一次一个数码门户网站采访说起T1的时候问“怎么这么贵?你怎么想的?一个国产厂商怎么能卖3000块钱?你是不是弄错了?”我后来说“还有4000的、5000的、6000块的,我们有什么错?不要再问我这个话题了”。他又问了我两句。我有点烦,就说“就这样吧”。但仔细一看,他脸色有点不好,是位年轻的记者,我就觉得坏了。后来他发个新闻是“罗永浩说:穷屌丝走开,我们是为精英阶层服务的。”这个是为我们拉仇恨的报道,后面有一万多个回帖全是诅咒我死全家的。有的时候我们不得不面对讨论这个话题,但是要非常慎重。 最后,品牌上的差异化,这个我们也讲了很多,差不多讲了三年了,基本上品牌关键词跟多数国产厂商的差异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想法不一样。比如说我们看到的一般关键词“超高性价比”、“顶配”、“领袖人生”、“性能怪兽”、“机霸”等等,而我们用的是“天生骄傲”、“偏执”、“用户体验”、“漂亮得不像实力派”、“用户体验”、“体面人物”、“情怀”、“价值观”、“设计驱动型”、“认真”、“差异化”、“工匠精神”等等。 为什么要打造一个精品的手机品牌? 回到刚才的问题,“为什么要在铺天盖地时代打造一个精品的手机品牌?”体面的说法是“用户对更好的品质和更好体验的需求,用户对差异化的心理需求,用户对品牌理念产生认同和共鸣的情感需求”,这貌似是我们为什么在铺天盖地性价比喧嚣时代要打造精品手机品牌理念,实际上这三个理由都是扯蛋的。真正的是你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生活态度,这是我们讲的所谓企业创始团队基因的东西,你到底是个什么性格的人、你是什么东西,你对工作和生活是什么态度,绝对你这个企业要做的是什么东西,而不是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 从这个意义上很多东西你是绕不开的,我们很幸运的是因为这上面的名声在外,以至于我们经常招进来一些年轻实习生和刚毕业的孩子也能给我们带来这样一些东西。这是我们发布会时候来了一个年轻的新设计师,我让他做了区区十几页的PPT,但是他在那做了好几天。我对他的低效率感到不满意。他做的一个东西虽然我们最终没有用,因为这个东西有点幼稚和可笑。但是他有这样的精神头去抠三天,抠了这样一个可笑的完全用软件实现的动画,我们没有在正式发布会上使用它,但是今天我想拿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即使招到年轻的孩子进来都是很变态的。为什么我们招到这样的变态?因为我们创始团队是变态,所以能吸引到这样的孩子加盟。并不是我们有什么本事招他进来,是你名声在外自然能够吸引跟你同类的人进来。 最后我想说的是,那些自称“等我们有钱了也会试一些不一样东西”的企业为什么最终没有尝试不一样的东西。一些企业在初创时期挑战困难的工艺或者完成困难的细节设计的时候,通常内部会有这样的讨论说:等我们有钱了,也会试一些差异化的东西。这样的企业即便发了财了,也没有去做任何不一样的东西,这是我们在世界上经常看到的,为什么?因为他们本来就是那样的人,我们这个团队本来就是这样的人,这也许没有对错、没有好坏,但是不一样就是不一样。所以这个世界绝大多数行业都是一群一模一样的人,不管做得好还是坏都是一群一模一样的人在做差不多的东西。而那些嘴上挂着差异化而从来没有做过差异化的企业,不要指望它赚了钱就吸引人才和招来人才做差异化。差异化很多时候是创始团队与生俱来的东西。 同时,欢迎患有不可救药的工匠情结的创业者们,在浮躁思潮的时代如何取舍和自处?有一些团队胆子很大、很激进,想了一些理论上可行性的东西之后,由于制造企业里面过分强调超高性能、超高性价比,强调赔钱、强调不赚钱,很多甚至说我们要赔20亿做一款手机,我们处在这样的时代,所以有工匠情结希望打造精品的创业者们有时候非常困惑。对于这种时代的声音,我们的态度是听取和重视,假装听取和重视这些噪音,如何保持本色。这是我对跟我们有一样的工匠情结的年轻创业者们的忠告,你要耐得住寂寞,更要扛得住喧嚣,只要活下来,终归是被市场认可的。 (编辑: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