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http://www.0523zz.com/)- 视觉智能、AI应用、CDN、行业物联网、智能数字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中心 > 电子商务 > 分析 > 正文

2015生鲜电商乱象:增长与衰退并存,荣誉与丑闻同在

发布时间:2016-01-25 21:41:56 所属栏目:分析 来源:爱生态网
导读:2015年是生鲜电商在高速成长期中重要的一年,通过对过去一年的总结与回顾,我们可以更清楚的看市场的大局,摸清行业发展的规律,吸取失败者的教训,洞察市场机会,预测未来

生鲜农产品是长产业链,生鲜电商虽然是链条的最后一端,但是在产业链上的深度对生鲜电商至关重要。大家都知道,目前生鲜电商很少有盈利的(1%左右),在盈利的极少数中有很多就是在细分领域产业链深耕的。这几个细分领域主要集中在网购生鲜最多的几类产品,如进口牛羊肉、进口海鲜。

除了向上有深耕,对产业链进行整合也是去年的一个发展趋势,尤其是生鲜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整合。

如下图所示,生鲜农产品的流通已经从传统的“农产品->农产品经纪人->层级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这种单项多层级模式,转变到由电商介入的复杂网状结构。能够在这复杂的结构中提高某个环节的效率,你就能从中获益。

比如本来生活,其主营业务虽然仍是2C,但是去年力推O2O项目本来便利。此项目跟很多线下水果店和便利店合作,在合作中本来生活也扮演着批发商的角色。还有一个例子,盛盈汇是广州地区的区域性生鲜电商,其业务模式是B2C和B2B的结合,B2C方面把生鲜农产品卖给个人消费者,B2B方面做企业福利、企业团购、食堂和餐饮企业的采购,这样企业更像一个流通领域的整合平台。

生鲜电商 电商O2O 生鲜电商创业

生鲜电商是很难摆脱重模式的。Dmall(多点生活)就想靠轻模式来做生鲜电商,但是去年Dmall的轻模式之路发展并不顺利:从把超市变成自己的仓库,到做超市的搬运工,再到超市的电商服务部门。拿着1亿美元天使投资的Dmall接下来怎么发展,这或许会是今年生鲜电商的一大看点。

六、褚橙

生鲜电商绕不开这个叫“褚橙”的励志橙,2015年褚橙开始电商直营,三家天猫店一家C店进行网上直销。在褚橙开始宣布进行电商直营之后,闹出了一系列关于“真假”褚橙的新闻,包括京东褚橙的乌龙门。关于整个事件的始末,建议读《财经天下》周刊发表的“疯狂的褚橙”一文。

我们仅从生鲜电商的角度来回顾一下去年的褚橙。

第一,褚橙直营的方向是对的,因为褚橙适合单品销售,而且消费者更认产品品牌而不是消费品牌。

第二,褚橙直营第一年成绩不错,大概800吨的销量。

第三,直营的电商运营有待提高,尤其是在物流配送环节,造成部分客户不满,加上其他一些问题,褚橙直营店在完成售后的店铺评分并不高(均在4.5左右)。

七、丑闻

去年是生鲜电商行业丑闻最多的一年,最大的莫过于水果营行倒闭事件。其实水果营行跟生鲜电商的关系并不大,他们打出的生鲜O2O大旗只是用来行骗的幌子。整个事件更像是借用当下热门概念,精心设计出来骗投资人、骗消费者、骗供应商、骗员工的惊天骗局。

另外有几个被媒体曝光并不多的事件却更应值得我们关注。在去年曾有不同媒体报道了一些生鲜电商的虚假宣传、产品作假事件。

如今几乎所有的生鲜电商都会标榜自己的产品是产地直供,跳过中间商,直接由农户到消费者。可是事实上远非如此,新京报的记者就曾蹲点北京的新发地农批市场,发现很多知名电商都是从这里采购的。这种由批发商代生鲜电商分拣发货,品控就无从谈起了。

相比虚假宣传,产品作假则性质更为恶劣。比如进口的三文鱼实则是国产鱼;某些生鲜电商号称全球直采,而连基本的进口资质都没有;海鲜产品很多是在海鲜市场贴牌加工,产地自己随便定;进口牛肉实则是鸭肉加添加剂制成(详见报道《生鲜电商货源乱象:号称全球采买 实无进口资质》)。

有不少消费者选择生鲜电商是希望靠电商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没想到传统渠道的食品安全问题同样出现在生鲜电商这里。生鲜电商若想能够继续提高市场渗透率,还是老老实实的做好品控,少做点虚假宣传吧。

总结

增长与衰退并存,荣誉与丑闻同在,三梯队市场成型,新模式不断突破,产业链上游深耕,这就是2015年生鲜电商的缩影。

(编辑: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