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 | 迪斯尼娱乐帝国:今日所得之一切,皆源于一个个成功的IP
3,以商业化的思路、工业化的高标准来打磨影片 迪尼斯公司拥有着完整成熟的IP产业链。迪斯尼乐园是其动画影片的集大成者,应该说也是全球最大最成功的IP生产基地。它的基点和起点就在于公司的内容部门,最主要的又是动画电影的内容部门,整个公司所有的一切都是基于内容部门所创作、所制作出来的“艺术产品”,即动画影片。 为了创作和制作出一部优秀的影片,内容部门可以说是殚精竭虑、不惜成本。以那些美国人貌似不熟悉而我们中国人貌似很熟悉的《花木兰》为例。据说迪斯尼动用了600名动画师,耗时4年完成此作。 那群美国创作者可谓做足了功课,“迪斯尼公司为了使影片具有鲜明的东方风情,特别派出一组创作人员赴中国大陆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他们的足迹遍布北京、大同、西安、洛阳、敦煌等文化名城,参观各地博物馆、美术馆,还曾亲临嘉峪关感受长城的壮美,收集了大量的资料。此外,几百名迪斯尼动画师不惜耗费时间,学习中国传统艺术所讲究的凝练传神的艺术风格和平衡和谐的艺术哲学,琢磨模仿中国国画的画风和手法”,哈哈哈,看到这些,谁能不受这群美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虔诚的心的感动? ’迪斯尼设计的东方面孔“花木兰”形象,这是中国题材第一次进入迪斯尼动画的视野。 因此,在《花木兰》中,我们看到大量的中国元素,传统物件包括人物服饰、算盘、象棋、折扇、饺子、风筝、舞狮、笔墨纸砚、烟花……传统精神包括三从四德、列祖列宗(祖祠)、龙、武术……另外再加上动画片的画风融进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技巧,配乐中大量使用中国民族乐器……虽然这种刻意为之也不免有“穿帮”的地方,但影片制作的高水准,以及背后的专注精神和匠人态度,还真是让我们自己感到汗颜。 这几年出现的知名IP《功夫熊猫》又是一例。当然了,这一系列影片的制作出品方不是迪斯尼,而是梦工厂,但其中的原理是一样的。 4,故事紧抓现代人的心灵,倾诉现代人的情感 艺术创作是关乎人类心灵的事业,成功的艺术作品都能抓住人类感情中最为丰富细腻的一面。以迪斯尼最著名的动画形象米老鼠和唐老鸭来说,米老鼠米奇“是一位好先生,从不害人。他常深陷困境,但不是他的错。他最后总能化险为夷,而且面带笑容”。甚至迪斯尼创始人华特迪尼斯说,米奇的个性来自卓别林。所以,米奇在我们心中,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存在。 而唐老鸭唐纳德却承担了人类所有的缺点,正因为如此,也备受欢迎,甚至比米奇更受欢迎。“唐老鸭之父”卡尔·巴克斯评价唐老鸭:“它代表所有事物,代表所有人,它会犯与我们同样的错误。它有时是一个坏蛋,有时是一个真正的好人;大多数情况下,它只是一个和普通人一样笨拙和粗心大意的人。我想这就是人们喜爱这只鸭子的原因之一吧。”简单的理由,正是我们愿意记住这两个卡通形象的原因所在。 最具知名度的迪斯尼动画形象:唐老鸭和米老鼠。 其实,不论你打开任何一部迪斯尼影片,不管是动画长片、短片、电视剧集,还是真人电影,你都能看到角色身上的一些特质:善良、热心、爱心、自信、独立、成长……而这些正是现代人类心灵的镜中映像。 5,全世界的身体,装着一颗美国的灵魂 美国不像中国、印度、欧洲大陆等国家那样拥有很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也不像这些国家那样拥有那么多的故事和素材积累,但美国人最擅长的是“包容”和“融合”,你可以说它在文化上很霸道,很“拿来主义”,可我们又在“心甘情愿”和“别无他法”之间深受美国文化的影响。跟好莱坞、麦当劳、星巴克一样,迪斯尼也是影响全球一个美国文化符号,它在“借别人的故事,说自己的心事”。 迪斯尼改编了德国的格林童话《美女与野兽》,为一个传统故事注入新的生命,它没有选择卖弄性感的“玛丽莲梦露”模式,而是将频道切换到了一个用知识武装头脑、努力掌握自身命运、独立自强自信的可爱女强人的形象。 《美女与野兽》其实是美女与白马王子的故事。美女怎么会爱上真正的野兽呢?野兽只是优雅、帅气、风流倜傥并拥有城堡的王子的面具。 迪斯尼还改编了阿拉伯民间故事《阿拉丁》,使其具有美国式的幽默。影片中的精灵,时而模仿伍迪·艾伦,时而模仿阿甘和猫王,让人忍俊不禁。 取材于中国《木兰辞》和花木兰传说的影片《花木兰》同样如此。在这部影片中,我们的感受更为直观而且清晰。迪斯尼增加了花木兰在代父出征之前去相亲的幽默桥段,也为影片加入了花木兰的守护神木须这样一个在花家祖祠里负责敲锣的小人物。木须是一条长着小蜥蜴身躯的小龙,因为在战场上帮助木兰有功,回家后在祖祠被升格为守护神。木须这一角色,从“被人嫌弃”到“立大功”是不是很像《功夫熊猫》里的熊猫阿宝?哈哈,这一角色塑造,是经典的美国式小人物逆袭的例证。 《花木兰》传达出来的思想也无非如此: (编辑: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