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http://www.0523zz.com/)- 视觉智能、AI应用、CDN、行业物联网、智能数字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创业热点 > 经验 > 正文

专访蚂蜂窝CEO陈罡:旅游产业变革中,内容如何成为一门好生意

发布时间:2017-04-18 03:32:57 所属栏目:经验 来源:钛媒体
导读:副标题#e# 蚂蜂窝CEO陈罡 “未来有一天,一位 90 多岁、只有小学文化、得健忘症的老人,凭借一个外接设备,就可以环球旅行,你觉得有可能吗?” 蚂蜂窝联合创始人、CEO陈罡对钛媒体记者绘声绘色地描述了这个被他称作是“云外脑”的设备。“未来,云外脑可能

社区的探索

2006 年到 2010 年期间,国内背包客、驴友们喜欢泡的论坛中,除了蚂蜂窝,当时还有绿野、磨房等,绿野有 10 多万注册用户。

那是自由行还算小众旅游的时代,各家旅游户外论坛都自顾自的野蛮生长着。

当时,蚂蜂窝在市场中还没有现在的体量,流量远不如如今的规模。 2010 年公司化运营后,当时蚂蜂窝社区的注册用户还只有 10 万。为了蚂蜂窝社区的快速生长,陈罡与吕刚绞尽脑汁。

在蚂蜂窝创立之初,陈罡与另一位联合创始人吕刚就有意识的用去中心化思路,按小组结构做社区。陈罡介绍,蚂蜂窝一开始就有简单的算法,按照目的地给用户分享的游记做标签,做树型目录,分门别类地存储起来,可以轻易将内容打捞出来。“这是我们做内容电商的DNA”。

公司化运营后第一年,陈罡尝试过所有可能的方式去获取流量。“其实现在许多创业公司掉过的坑,我们也都遭遇过”。

首先是去线下地推。当时陈罡特意飞到丽江,拿着头衔是高级编辑的名片,挨家挨户的与当地的客栈老板沟通,推广蚂蜂窝,希望能从线下引流,结果收效甚微。

发现线下是个坑,蚂蜂窝调转枪头,尝试去做杂志,但对于社区的流量积累帮助不大。陈罡说,虽然说杂志的品质很好,铅字包括纸张翻阅起来确实让人赏心悦目,“但做杂志的效率和用户沟通的方式,其实与大的趋势不一致。”

陈罡认为,无论是线下还是出书,都不是他们擅长的,早期沉淀在社区的UGC内容才是他们的优势。 2011 年开始,蚂蜂窝就有意识的将核心内容从UGC转向旅游攻略。有了之前人工打捞和算法等手段的积累,将住宿、交通、景点等碎片化的POI信息点分析抽离,集合成攻略。

有了社区的用户、内容沉淀,加上旅游攻略的工具属性,更易传播,带来的流量远比地推更多。而新晋的用户又会在社区沉淀,供给更丰富的内容,形成了正循环。

“蚂蜂窝不是第一个做攻略的,也不是最后一个做攻略的,但是蚂蜂窝的攻略是唯一的众包的模式,就是因为我们立足于之前的社区。” 2012 年,蚂蜂窝的用户数已经突破千万,成为中国最大的旅游社区。

而在这个阶段,移动互联网红利下诞生的旅游UGC社区、移动攻略也层出不穷。面对投资人,有的创业者是讲旅游社区的故事,有的谈攻略的故事,还有的聊情怀,但未来该怎么商业化,没人想清楚。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旅行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了改观,用户获取旅游信息的手段与渠道越来越多。一下子从信息贫乏跨越到信息爆炸,只有短短几年。

(编辑: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