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前景到底如何?2017下半年十大趋势预测
头部自媒体在招兵买马之后,积极布局矩阵号,以大号带动小号,迅速扩张内容领域版图。今年 2 月新榜对话“视觉志”,其旗下已经有一个庞大的公号矩阵,合计粉丝约 2000 万,在各自细分领域名列前茅。 粉丝突破百万的 “小北”,也建立起情感号矩阵,想通过拓展细分领域的服务来实现商业变现。“六神磊磊读金庸”最近也开始投入运营另一个公号“六神磊磊读唐诗”。 微信公号的矩阵化,体现在短视频上是走向MCN的机构化运营,将多个IP聚拢来,发挥出更大的商业价值。比如papi酱大火之后做了papitube,截至今年 4 月,已经签约了近 30 个短视频创作者。以黑马姿态杀进短视频行业的“办公室小野”,背后也有一家MCN公司。 内容创业是场持久战,实力雄厚的战队更可能成为王者。 趋势七 暴利时代结束,内容营销要拼创意 早期的自媒体在广告市场上是强势方,可以通过手中的议价权实现极高的利润率。时至今日,新媒体渠道已经失去稀缺性,市场定价回归理性。 广告仍是大多数自媒体的主要营收方式,但随着中长尾公号的营销价值下滑,广告能够带来的收益增长也逐渐放缓。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一些垂直细分或是具有独创性的公号仍然能获得品牌主的喜爱。 比如今年 5 月爆红的百雀羚神广告长图,出自一个叫“局部气候调查组”的公号。这个推送频率极低的特色小号,通过有趣的叙事长图,成功让软文刷爆朋友圈。还有原创漫画汽车号“赛雷”,脑洞大开的广告创意使其获得超 600 万阅读量,三天涨粉 10 万,还赚了 30 多万广告费。 红利期过去后,新媒体的内容营销更加激烈,垂直的、独具创意的自媒体才能掌握议价权。 趋势八 内容变现多元化但受约束 新媒体盈利的方式更加多元,越来越多的自媒体开始尝试内容电商、知识付费等变现途径。但另一方面,自媒体通过不断创新营销手段获得商业利益的同时,相关的监管体系也需要不断完善。 非广告营收比例会增加,包括此前很少涉足内容电商领域的地方号,更多自媒体会尝试内容电商。有运营者表示固定做内容电商后,粉丝的购买习惯形成,转化率和客单价都会逐渐提升。 随着规模扩大,内容电商大号也会面临难题,逐渐告别小而美后的内容团队会越来越重,从前端选品的品质把控,到后端销售的售后服务,接下来都会面临考验,甚至阵痛。 经过前期造势、营销和艰难探索后,知识付费即将进入第一轮洗牌期。无论是得到App这样大的知识付费平台,还是个体单打独斗的小课程小品牌,火热一年后,“复购率”和“续订率”将成为行业焦点。 针对付费内容质量的质疑,知乎live推出“七天无理由退款政策”。 知识付费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我们也清楚,由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大众知识付费意愿不够强烈,知识付费还很难在短期内取得快速发展。 趋势九 不确定因素增多 这里所说的不确定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更多是政策收紧,移动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新媒体也步入“持证”时代。 政策收紧的影响有多大?最近两天,连微信平台个人公众号要被关闭的谣言都传出来了,试想,这在去年是不可想象的,即便是谣言,也是传出公号规则更宽松自由的谣言。 知名IT评论人洪波(keso)今天在推文中就提到互联网企业要更“接近”政治,在政治上更积极,更加进取。 这让我们联想起某地方号矩阵,拥有数千万粉丝,通过保持与各级地方政府的良好联系和互动,比如作为当地政府新媒体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样板”,配合接待外地省份的考察等,以保持自己“根正苗红”。 趋势十 与线下连接趋势加强 从线上走向线下,是自媒体发展的一大趋势。而从上半年动作频频的微信小程序,也能看出微信想要连接线下的决心。 在小程序诞生前,行业内对它的期待非常高,然而推出后却迅速遇冷。张小龙当时抛出的“无需下载、触手可及、用完即走”的概念,并没能引发小程序使用热潮。事实上,除了摩拜单车小程序外,我们几乎只能从微信官方频繁推送的公告中,感受到小程序的存在感。 微信不断赋予小程序新的能力,试图激活它的价值,也侧面体现出其效果不如预期。但因为有摩拜这个连接线下的成功案例,小程序的未来仍然值得期待。 (编辑: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