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http://www.0523zz.com/)- 视觉智能、AI应用、CDN、行业物联网、智能数字人!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创业热点 > 点评 > 正文

高管都揣着技术跑路了,融资14亿美元的Magic Leap啥时候出产品?

发布时间:2016-08-16 09:52:34 所属栏目:点评 来源:猎云网
导读:VR是一个大市场,AR的市场更加广阔。但同所有的早期技术市场一样,发展不会一帆风顺,过程必然充满曲折。尽管到2017年,AR/VR市场的收益可能接近几十亿美元,未来的发展或许

是炒作,还是真材实料?

公司的最终目标是生产一款移动设备,类似于微软的HoloLens。同时又点类似于Google Glass,能够全天戴着,在公共场合下也可以不受限制地戴着。Abovitz描述说,这款设备将佩戴在用户头部,可以在真实世界中使用,可以在跟人交流是使用。并且,Magic Leap还承诺要让虚拟体验更加自然,减少眩晕呕吐感。然后还要大量生产这些设备。

如果没有接下来的但是,一切都很美好。但是,不得不说,到目前为止,除了视频和原型机之外,Magic Leap似乎还没有推出一款真正的产品——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口中所描述的那款神奇产品。

换句话说,公司的技术和愿景都很美好、很未来,但是公司向我们展示的品牌传播却又是另一回事。

augmented_reality_-_heads_up_display_concept

所以,Magic Leap可信么?

如果看融资,可信。今年年初,Magic Leap完成了新一轮C轮融资,融资金额高达8亿美元,这大概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C轮融资。算上过往几年里的融资,Magic Leap一共从投资者那里拿到了近14亿美元的资金。其中包括在今年C轮融资中领投的阿里巴巴集团,在去年10月B轮融资中领投的Google,以及其他参投的知名风投如A16Z、KPCB、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高通创投等等。

再看公司现状,捉急。Magic Leap如今拥有600多名员工。但是仍远远不够:公司还需要更多的软件工程师,从眼睛跟踪到虹膜识别,到深度学习等等,还需要更多的光学工程师、游戏设计师,以及其他各种人才。

在这状态下,Abovitz于采访中表示,公司的产品“有望很快”推出,你信吗?此外,公司又聘请了科幻作家Neal Stephenson作为其首席未来畅想家,再一次地,这个套路我不是很懂。

然后今年5月份的时候,Abovitz又宣布了一个新的项目,将允许10名外部开发人员参与Magic Leap设备的开发。但是这有用吗?天知道。

最近,公司又起诉了两名前高管,Gary Bradski和Adrian Kaehler(分别为前高级认知与智能资深副总裁、前特殊项目副总裁),指控他们利用在Magic Leap开发的技术自立门户。

创业就好比赛跑,即便Magic Leap的技术再超前,迟迟没有产品发布,也不知道市场的未来反应,Magic Leap还能引爆舆论多久?

magic-leapers

左起:Magic Leap CEO Rony Abovitz,首席创意官Graeme Devine,首席未来畅想官/科幻小说家Neal Stephenson

尽早为第二阶段做准备:“面对现实”

在AR/VR热潮之前,曾经的生物科技也是投资者的最爱。如果时间没有冲淡人们的记忆,大家应该还能记得硅谷宠儿、颠覆传统血液检测的Theranos,然后你或许会觉得,至少现阶段的Magic Leap,多多少少与当初的这个独角兽有些相似:巨额融资、创新技术、颠覆行业、产品一直在开发……

然而现实总会如期而至,依靠炒作与舆论,不是长久的生存之计,也不是所有的AR创业公司都能有Magic Leap这般幸运和本事。当技术市场临近炒作期的尾声,想要生存下去,AR/VR创企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未来做准备:

融资越多越好。Magic Leap就是个极好的例子。在一个没有确数、市场仍在发展中的领域创业,你需要为产品的开发准备大量的资金。

(编辑: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