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乎与分答:一场关于知识付费的“有声”暗战
发布知乎Live的同时,知乎团队正在紧锣密鼓地为升级值乎2.0版本做准备。这段时间里,用户对产品的真实反馈和来自于数据上的变化让周源认识到,过于娱乐化的东西在短期容易引起关注,但是否能够长期留存还要画个问号。 周源发现,在值乎1.0发布期间,用户人群更多集中在IT互联网圈,其中也会有一些娱乐相关的内容冒出来,不过这些内容在有用性和持续性上会出现问题。 而知乎Live和知乎一样,初期采取邀请制,然后逐步开放。这样的结果是,场景明显被拓宽,知识、经验、简介的交流得以在更多场景中体现;另外就是,用户可以更多维度的沟通,甚至可以从内容中得到服务。 如果你梳理过知乎Live里面的内容就不难发现,它既包含兴趣类的,也包含咨询和提供解决方案的。例如“北美学校申请和找工作的经验”、“谈谈外汇高频量化交易”、“这么买保险,不吃亏”这样的话题。“这样的内容场景是可以多层次拓展的。” “知识市场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有延续性,它应该更长尾,更有针对性,同时它得尽可能帮助那些专业人群、提供专业判断和专业内容的人,(使之)能够跟消费者匹配上。”周源对《深网》说。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分答身上。分答的火爆与名人效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在分答发布会现场,他们请来了投资人之一马东、《奇葩说》第三季学员代表、著名歌手许飞等,分答最近推出的App启动界面还写到,“值得付费的语音问答十万知识网红等你来问”。 王思聪、章子怡、佟大为、海清等名人涌入,无疑给分答带来了光环效应,而当这些名人大V退去,还有多普通人会使用这样一款产品,也是姬十三和他的团队考虑的问题。 为了看清真实的发展数据,分答团队内部会标记每一次极端的用户行为时间点(也就是有明星参与问答的时间点),然后再去看产品的整体变化。姬十三说,即便是这样,分答在上线第五、六周时数据相比前两周也翻了一倍。 “知识经济和粉丝经济并不对立,反而粉丝经济是知识经济的放大通路。”姬十三说。在明星带来大量关注和流量的同时,分答开始格外关注各个垂直领域内专业知识的服务建设。据分答方面提供的数字,截止发布会前,医学领域答主5028人、教育类答主4366人、职场导师3371人、科研科普工作者1881人。 姬十三说,接下来分答会花很大的力气去打造各个领域的专业的答主,让这里面更有专业的服务真实的呈现出来。 “我们不是慢公司”注重长期内容积累、离钱很远的公司在互联网圈里很容易被扣上“慢公司“的帽子,比如知乎、果壳、豆瓣、雪球等等,但身处其中的周源和姬十三不以为然。 知乎和果壳已经成为互联网年轻一代用户交流分享彼此知识经验的阵地,尤其是现在,知乎上有越来越多关于社会事件的讨论并被媒体引用。 从团队组建到第一个版本上线并引爆朋友圈,分答仅仅用了十多天的时间,这样的执行力的确让人惊讶。元璟资本是分答A轮投资方之一,他们对《深网》表示此轮融资仅用了两周时间。 即便到今天,分答依然保持着每天不少于一个版本的迭代速度,iOS版已于26日上线。目前,限时重录、过期免费答、追问等功能也已经上线。在未来,分答答主可以根据意愿开通语音服务,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和持续的知识服务。 “我其实觉得没有所谓的慢公司”姬十三说,一个公司的快慢并不是自己选择的,公司该快的得快,有时候也要慢下来。 他说,果壳是一个科学性的社区,它很特别,我们不愿意让它快速涌入用户,所以会更慢地去做。而分答不一样,分答本身有着交易屏障,不怕有大批用户涌进来甚至是稀释它。“快和慢是成熟的团队在不同时间的不同选择。” 另一家“慢公司”知乎,截止2016年5月,已经拥有5000万注册用户、平均日活用户量达到1300万,人均访问时长33分钟,全站累积了1000万个问题,3400万个回答和3500万个赞同。 在运营的第六个年头,知乎像是走上了快车道。周源在知乎“盐Club”的现场展示过一张图表,大概说的是2016年知乎月PV超过50亿,是2015年的20倍。 在周源看来,这种快速增长显得顺理成章。“我们所有产品都过了单纯靠流量增长的阶段”。 时间退回到知乎刚刚上线的前两年,当时采取的都是邀请制。这样的结果是,慢慢的,知乎“就像是一个人口基数停止增长的城市,开始渐渐缺乏足够的多样性。”周源曾在《知乎为什么》这样写道。彼时的知乎需要一次改变。 于是他们开始思考如何让新用户以更快速的速度增长,以及如何降知乎的价值推广给更大众的用户群。结果是推出了“知乎2.0”计划。 2013年3月,知乎完成了从封闭邀请制到开放注册的转变。这一转变让其在2013年得到了10倍增长,注册用户从40万增加到400万,月活跃用户数也从200万上升到3500万。 这印证了周源所说的:不再那么重视流量增长的前提是,当基础建设做好时,它的生命力自然会变强。 说到“慢公司”,周源认为“谨慎”二字或许更加合适。比如知乎在每上线一个新产品时会在内部不断测试和快速迭代,直到真正成熟时才推向公众。 这样的节奏在值乎和知乎Live两个产品身上得以体现。除了将值乎更新到3.0版本,6月14日知乎在知乎Live和值乎的基础上又发布了“值乎公众号工具”, 现在,值乎的时间限制也有了新突破,回答者可以录制2分钟长度的语音。 “我从来没觉得知乎是一家慢公司”,周源对《深网》如是说,科技公司不应该是慢节奏的,这不是优势;慢不等同于沉稳,你可以很快,但是你还是可以很稳。“科技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或者说万有引力是什么?就是不进则退。” (编辑: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