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微信红包又打赢了一场战争,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消费数据的积累很多时候需要消费场景的建设,微信虽然在布局线下场景方面做出了足够的努力,在本地生活服务方面的消费数据或许并不弱于支付宝,但缺乏庞大电商数据的支撑,却使得微信整体的消费数据仍然略有欠缺。原本的京东本应成为腾讯最佳的伙伴,然而京东也有一颗金融野心。这对未来腾讯打造更多金融场景来说,或许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3、互金三巨头独缺腾讯 财经国家周刊在不久前的一篇文章中这样写到,“如果以财付通作为腾讯进军金融业的起点,如今,腾讯金融业务已走到了第十个年头。相比蚂蚁金服大金融平台的战略布局、京东金融全面开花的激进扩张,尽管腾讯金融的江湖地位无法被忽视,但是其产品创新和业务布局的速度明显弱一些。”提起三巨头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BAT作为中国互联网三巨头对也业界产生了大局的影响,而在互联网金融行业其实也有三巨头。 不久前蚂蚁金服、陆金所、京东金融分别宣布获得融资,三家公司市场估值接近3500亿元人民币。三家公司能够获得市场认可,很大程度上一个共同的特点在于他们对金融的风控能力和互联网的技术能力的整合,其填补的都是传统金融还仍无法完全覆盖的领域,而这一定程度上正是腾讯所欠缺的。 蚂蚁金服有支付宝、芝麻信用、蚂蚁聚宝、网商银行、小贷、金融云、金融后台服务七大业务模块。事实上已经是互联网金融唯一的“超级大国”。 京东金融定位金融科技公司,其已经布局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财富管理、众筹、支付、保险、证券七大业务线。而出身平安集团的陆金所具备强大的金融基因,其三个主要板块是陆金所平台本身、普惠金融,以及前海金融资产交易所。两者算是互联网金融的“两强”。 蚂蚁金服、京东金融、陆金所,分别是互联网金融的“一超两强”,市场上这种声音出现的越来越多。但对于一直想要在互联网金融市场获得一席之地的腾讯来说,虽然微信支付在第三方支付市场上排名第二,但从眼下的布局上看,腾讯无疑是缺失的。 现在的腾讯在微信红包的毒药上已经走得太远,即使获得了再多关注,对腾讯的互联网金融布局恐怕都不会有太多的助力。而这场微信红包狂欢之后,在一片“抠门”的叫骂声中,或许这并不是腾讯想要的互金梦。而最后说到底,互联网金融还是金融。
延伸阅读:
(编辑: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