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啤酒和尿布这样的鸡汤,你的产品必死
那么,一个合理的需求应该怎么样产生呢?当然是聚焦于用户在做什么,而不是用户是谁。打个比方说,饿了么会关系自己的用户是学生还是白领吗,它有做过非常针对性的为学生服务的功能或者是为白领服务的功能吗?并没有。它把精力放在了哪里,放在了订外卖这个核心需求的流程优化上面。自建外送团队来提高外送效率,更新菜单界面以支持口味选择,提供外送进度实时监控的服务,这些都是饿了么的努力。 用户是谁,是不太重要的,用户在做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因为你知道了用户在干嘛,你就知道了一个场景,这个场景下,用户做这件事情是为了什么,有没有更好地解决方法。 理论上来说,一个好的解决方案,是可以为所有有正常行为的人服务的。不包括年纪特别大的或者残疾人。打个比方说,如果你的卖菜 APP 做得足够好,不论是年轻少妇还是高龄大妈都应该会喜欢你的 APP,只要他们需要买菜。 如果说你发现你的 APP 大爷用户很少,但是大妈用户很多,你接下来需要怎么改进?当然是继续把卖菜这个功能做得更好,你如果做了什么搜一下附近的广场舞,那用你的 APP 买菜的年轻少妇们怎么办,你难不成再帮忙做一个婚外情功能? 只有聚焦用户在做什么——买菜,针对这个场景进行细致入微的优化,才有可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所以,啤酒与尿布不靠谱的地方在于,它引导人们去关注用户是谁,是年轻的父亲,而不是关注用户在干什么,在购物。 所以现实生活中,超市们的优化方向往往是把超市整理的井井有条,分门别类十分清晰,让用户可以快速的找到自己想要的商品,同时合理控制超市内的通道的大小,保证畅通。 同时,超市会非常忌讳随意修改商品排布的位置,连锁商店甚至会力求每一个门店都有类似的布局。此外,他们还提供了免费停车,免费班车等服务,其核心目的就只有一个,那就是为购物这个核心需求服务。 合理的布局让消费者能够更轻松的购物,免费班车可以让他们买了很多商品的时候也能够很轻松地带回家,毫无疑问,几乎所有的努力,都在围绕购物这个核心流程和它的上下游部分展开的。 我知道肯定有人会觉得我这文章写的特别蛋疼,大家都懂的道理为什么写这么一长串。其实道理都懂,但是能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个?而且你看到的好像绝大部分公司,包括超市也没有犯啤酒和尿布这样的错误。那是因为绝大部分犯错误的公司都死了,所以你看到的大部分公司做的都是正确的事情。还记得我上文提到的「十大最没想象力的智能家居」吗?最近就有一个特别吊炸天的曾经获得中国最具有价值 500 强的企业被这个行业给拖死了。 为什么智能家居总是被说没卵用,还不是因为大部分产品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场景可以让用户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方便? 创业者们应该明白,人与人之间是不可能做到真正的互相理解的,否则这个世界早就实现世界和平人类大同了,只要中东还在天天爆炸,你就不应该拿着用户图谱说事。我们所能做的是寻求基于某一个行为的帕累托最优解,既然是基于行为,自然要考察用户场景。 所以,其实死亡的陷阱在我们每一个创业者的周围,如果不想踩坑,那就应该好好阅读一下本文,以及土法创业公众号的其他文章。当然,没脑子的人看了这些文章坑还是照踩不误。 最后,分享一个大杀器,如果你关注了土法创业的微信号或者作者微博,有机会获得一把「换位思考枪」,你只要用这把枪对着用户的脑门打一枪,你就可以知道他的需求是什么了,还在等什么赶紧来关注吧。
如有任何需求想要联系土法创业运营方或本文作者,可通过新浪微博 @首席变态官戈弋 或者同微信号 hentaigeyi 进行联系。如果你想要获得本文的授权,请在微信公众号文章中点击阅读原文。 转载请保留上述版权信息,如果不这么做的话,你妈妈会 boom 哟~ (编辑:云计算网_泰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